華服古韻起新潮,中國風“吹到了”Z世代
2024-08-22 10:21:02 來源:北京日報客戶端
“中國有禮儀之大,故稱夏;有服章之美,謂之華。”傳統服飾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,展現出獨具特色的美學氣韻。從博物館裡的展陳,到舞臺藝術的呈現,再到當代生活的融合……如今,越來越多年輕人瞭解並熱愛傳統服飾,賦予傳統服飾旺盛的生命力,豐富拓展國風國潮的當代表達。
傳統服飾設計師蔡曉彤——
以經典意象啟發創意設計
“在短影片平臺上傳了一張傳統服飾設計圖,很多網友評論‘種草’‘收藏’。”結束一天的工作,蔡曉彤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看網友留言。
出生於1999年的蔡曉彤,大學專業是服裝設計,目前是一名漢服設計師,在廣東省廣州市經營一家網店。“我從高中時開始接觸傳統服飾,隨著瞭解的深入,就冒出了從事這個行業的念頭。”蔡曉彤說。
“唐代的襦裙、坦領,宋代的對襟、褙子,明代的馬面裙……不同服飾的形制能體現出不同歷史時期的特點。”一談起傳統服飾,蔡曉彤如數家珍。
走進公司的樣板間,她向記者展示了一套傳統服飾,其中的裙子是透過拉鍊連線的。蔡曉彤解釋,“我們嘗試融合現代時裝的設計,讓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享受‘新漢服’。”
在蔡曉彤看來,文化內涵是傳統服飾的重要競爭力,也是啟發設計創意的富礦。“我們會挖掘傳統文化中的經典意象,靈活應用到設計中。”蔡曉彤說,“例如我們參照敦煌壁畫設計出一款馬面裙,市場反響很好。”目前,這款馬面裙已累計售出超100萬條。
博物館、古民居成為蔡曉彤尋找設計靈感常去的地方。“在逛開封博物館時,一件館藏展品的紋樣激發了我二次創作的靈感。”蔡曉彤回憶,“開封是北宋的都城,所以我們選擇符合宋制的服飾,並加入了一些《清明上河圖》的元素,推出了一套與開封博物館聯名的‘新漢服’。”
在網上釋出一張設計圖,有時候就能夠獲得上萬筆訂單。如何提升產能,就成了蔡曉彤面臨的另一個問題。“我們改造傳統提花機,實現工業化生產,解決了原來依靠手工織造速度慢、產能低的問題,讓精美的傳統服飾走進千家萬戶。”蔡曉彤說。
開發利用、擁抱市場,也是讓傳統技藝“活”起來的一種方式。在傳統首飾製作中,有一種工藝——點翠。“如今,我們藉助仿妝花的織造工藝將點翠模擬出來,並應用到馬面裙設計中,探索層次更為豐富的中式美學。”蔡曉彤說。
從業不到3年,蔡曉彤見證了傳統服飾從小眾愛好發展為日漸流行。“行業還在不斷發展,就我們的品牌來看,目前有超過一半的客戶年齡在30歲以上。”蔡曉彤說,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無限,繼承傳統,積極創新,我相信傳統服飾的魅力可以傳播得更遠。”
視覺包裝師王飛鴻——
以數字技術呈現傳統服飾之美
“舞臺服飾能再生動、立體一些嗎?”在2024河南春晚的特效製作中,一支表現鳳凰涅槃的舞蹈——《鳳鳴朝陽》極具視覺衝擊力。但節目總導演路紅莉還是覺得“舞臺表現力不夠”。
“可以透過電腦後期合成,給演員的服飾加上更膨大、更動態的鳳尾。”在主創人員感到棘手之際,河南衛視視覺製作中心視覺設計組視覺包裝師王飛鴻主動請纓。在他的巧手下,“鳳凰”都被添上了絢爛的羽毛,在舞臺上大放異彩。其中“火鳳凰”在河邊戲水,華美尾羽隨風舞動的畫面,還被用作封面海報,獲得不少網友點贊。
“利用‘科技+傳統服飾’的創新方式,能極大提升傳統服飾的舞臺表現力。”王飛鴻說,在幾千年的藝術傳承中,展現鳳凰形象的服飾、舞蹈、造型等漸趨固定,“要想更好呈現傳統服飾的視覺張力,現代的影象、視覺處理技術必不可少,這也是我的主要工作。”
2001年出生於河南商丘的王飛鴻,從小就喜歡畫畫。“我中專學的是電腦藝術設計,大專學的是廣告設計與製作,本科學的是視覺傳達設計。”王飛鴻說,不同領域的學習讓他的專業領域逐漸從平面設計轉向了立體設計。2023年,本科畢業後,王飛鴻入職河南衛視,參與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的後期製作。
“舞美是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取得成功的一大原因,其背後是對數字技術的創新使用,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再理解、再呈現。”王飛鴻說,如何更好地將具有特定造型、時代印記的傳統服飾展現在螢幕上,並契合當下的審美品位,是一個從服裝設計、表演到後期製作的系統工程。
以2024河南春晚中的《入夢風華》和《神馬祥雲》節目為例,“《入夢風華》中,舞臺上每套服飾都對應不同的場景。我們對服裝的色澤、條紋也做了修飾,還配上瀰漫的煙霧,營造了在風中舞動的造型,讓觀眾可親可感。”王飛鴻說,“在《神馬祥雲》中,我們運用AI技術,對於還原難度較大的紅絲帶繞身等造型動作,進行了後期修飾和製作。”
在王飛鴻看來,AI技術的運用,是“科技+傳統服飾”的發力點之一。“運用AI技術,前期生成人物、服飾和場景的概念圖,再根據劇本進行修飾,能節約近一半的製作時間。”王飛鴻說,如今的自己能更專注於創意,“相信透過新的科技手段,傳統服飾蘊含的美學能被更多人看到。”
傳統服飾愛好者劉靜茹——
愛上漢服,始於“顏值”終於內涵
“咚咚噠……”伴隨音樂節拍,影片裡,梳著高馬尾,穿著白短袖、牛仔褲的一名姑娘出場。忽地,她搖身一變,換了模樣——綰起髮髻,化好妝容,著一襲唐裙,衣袂隨步伐輕擺,一顰一笑,明媚動人。
在山東曹縣,記者見到了這個影片中變裝的姑娘。她叫劉靜茹,出生於2006年,是曹縣職業教育中等專業學校的一名學生。
最近幾年,曹縣漢服產業快速發展,國潮風也吹進了校園。第一次見到穿著漢服的學姐時,劉靜茹的眼睛發亮:“社團招新時,她們身穿不同風格的漢服走在校園裡,深深地吸引了我。”
劉靜茹對傳統服飾的熱愛,始於“顏值”終於內涵。起初,她只是被服飾外在的色彩、形制所吸引,但加入漢服社後,她逐漸開始瞭解傳統服飾背後的文化之美。“不同朝代的服飾有不同的特色,我喜歡唐制服飾,大氣飄逸,優雅華麗。”劉靜茹說,“瞭解傳統服飾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,學習背後的歷史文化知識,我瞭解到唐制服飾的風格特點與唐代繁榮的經濟、開放包容的社會風尚息息相關。”
服飾是文化禮儀的載體,與傳統服飾結緣後,劉靜茹不僅會根據服飾,模仿各時期人物的妝容,還會學習相應的禮儀規矩、形態舉止。“比如,‘叉手禮’是唐代常見的一種禮儀,用來表達尊重和敬意。”她將兩手交叉於胸前,身體微微前傾,“左手要握住右手,右手大拇指則要上翹。”
越瞭解,越熱愛。漸漸地,劉靜茹萌發了一個想法:要將傳統服飾之美傳播出去。組織“漢服遊”進景區、編排系列舞蹈節目……一到節假日,劉靜茹便和漢服社成員們到附近的景區進行展演。“閒下來時,我喜歡琢磨每一個動作細節,希望能吸引更多人關注漢服。”劉靜茹說。
隨著短影片的興起,傳統服飾走入了更多人的視野。“最近一年,我看過不少網路博主拍攝影片,穿著傳統服飾變裝、踏青、旅行,我也在學著製作這類影片。”劉靜茹滑動手機螢幕,展示拍過的影片,“你看,最近馬面裙爆火,我就拍了一條變裝影片。我是初學者,水平還得再提升呢。”
“我希望更多人看到,傳統服飾不僅僅是漂亮的衣服,背後還沉澱著深厚的文化。”劉靜茹說。
舉報/反饋
24小時熱文
最新推薦
-
醜爆了?網友偶遇白敬亭說他沒綜藝裡帥氣!原來他只適合上鏡!
-
楊冪冬至化身小黃鴨,俏皮可愛心情佳,嘟嘴賣萌宛如初戀
-
李昀銳的6部待播劇,部部精彩,大家想看哪一部?
-
范志毅女兒範斯晶的三任男友:一任沒錢,二任年紀大,第三任196
-
張蘭汪小菲赴臺見孩子為何會被大S拒絕?賈靜雯的回覆讓人笑翻
-
離開上海8年,央視名嘴潘濤回上海,自稱是“徐匯人”
-
陳自瑤有信心奪視後,黎耀祥看好張振朗封視帝,羅子溢想跟太太一起拿獎
-
30歲TVB小花與男友分手,因太瞭解對方而分開,曾因男友有新女友不開心
-
離婚後 趙麗穎首談自己:缺乏安全感,對兒子沒期待 渴望成為鞏俐
-
47歲馬雅舒大秀恩愛,評論區資訊量大,早已暗示和吳奇隆離婚內幕